ISO9000认证好处
1、规范内部管理,使作业标准化
2、系统地进行管理,减少不合格现象发生,提高工作效率
3、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增强顾客满意,争取更多的合作机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
4、树立企业形象,提高顾客合作的信心。
如何进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咨询
一:目标
通过双方共同努力、积极协作,在合同期内,使企业按ISO9000(QS9000,ISO14000、VDA6.1)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管理体系,规范企业的管理运作、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第三方管理体系认证,获得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二:内容
咨询机构依据选定标准的有关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其中包括:
1.为企业提供ISO9000标准基本知识培训、质量体系文件编写培训以及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员培训;
2.指派对企业的管理运作进行调研,确定质量体系框架,进行总体策划;
3.企业编写质量手册及质量体系程序,并进行审改;
4.企业完善质量体系相关文件,保证质量体系的协调性和有效性;
5.并参加企业进行的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提出问题和改进建议;
6.对企业的质量体系进行符合性审核,提出符合性审核报告;
7.协助企业选择的质量体系认证机构。
三:步骤
咨询项目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1.派到企业了解基本情况,提供基础培训,经充分协商制定认证咨询工作计划;
2.制定出质量手册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编写要点,企业编写手册和程序文件并进行审改;
3.企业有效实施质量体系文件,并参与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指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4.对企业的质量体系进行符合性审核,企业申请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
四:配合
1.企业应按咨询机构要求提供适宜的资源;
2.企业应以提高自身管理运作为出发点对待质量体系认证工作;
3.企业各级人员应通力配合咨询机构的咨询活动;
4.在咨询过程中,企业不宜对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作重大调整;
5.双方严格执行经充分协商的认证咨询工作计划。
五:保密要求
1.双方应严格保守各自及对方的经营和技术秘密;
2.咨询人员必须对企业的经营和技术文件保密,用后立即归还;
3.企业未经许可,不可转借咨询所产生的结果性文件;
4.咨询合同终止后,保密要求仍然有效。
六:时间
6-10个月,并视企业规模、基础和配合情况确定。
rÿ
竭诚为广大企事业单位提供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认证、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18001)认证、电器产品性能认证及内审员培训。 ISO常识 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翻译成中文就是“国际化标准组织”。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ISO负责除电工、电子领域和、石油、船舶制造之外的很多重要领域的标准化活动。ISO现有117个成员,包括117个国家和地区。ISO的高权力机构是每年一次的“全体大会”,其日常办事机构是秘书处,设在瑞士日内瓦。秘书处现有170名职员,由。ISO的宗旨是“在世界上促进标准化及其相关活动的发展,以便于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在智力、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开展合作。”ISO通过它的2856个技术结构开展技术活动,其中技术会(简称SC)共611个,工作组(WG)2022个,特别工作组38个。中国于1978年加入ISO,在2008年10月的第31届国际化标准组织大会上,中国正式成为ISO的常任理事国。 许多人注意到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全名与缩写之间存在差异,为什么不是“IOS”呢?其实,“ISO”并不是首字母缩写,而是一个词,它来源于希腊语,意为“相等”,现在有一系列用它作前缀的词,诸如“isometric”(意为“尺寸相等”)、“isonomy”(意为“法律平等”)。从“相等”到“标准”,内涵上的联系使“ISO”成为组织的名称。
ÿÿÿ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主导管理体系的作用
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地位是通过与管理体系的融合程度来体现的,融合得不好,质量管理体系的效用就会大打折扣。
实践中发现,认证机构和被认证组织彼此所关注的目标存在着不易弥合的距离,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某些组织在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理念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后,只是片断地吸收、部分地采用,把凌乱的方法或者只言片语当成法宝,忽视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有的企业为行销好看或投标的需要,并没有真正把ISO9000的理念融入日常管理或工作流程中,甚至使质量管理体系成为一个“系统”,不仅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并达到应有的质量效果,反而成了包袱;
某些咨询和认证机构并不关心质量管理体系在组织中的地位给予其他管理方法、体系融合的程度,而企业又通常缺乏知识和必要的人力资源把一套完整、有机的体系与其他管理方法、体系融合起来;
部分认证机构不对客户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作认真客观的评价,使认证仅仅是“材料上通过”,在组织缺乏自主要求的时候,质量管理体系就形同虚设;
不少企业在准备认证时,用统计报表应付认证机构对统计技术的要求,编制与统计技术有关的程序性文件也不知从何处下手。
还有些企业在管理方法上盲目追求“”,没有根据自身的水平踏踏实实地落实基础工作,结果是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使用了不少时髦的新名词、新概念,但实际连基本的过程控制乃至检验工作还没有健全。
上述问题引发的矛盾,比较集中地体现在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应用过程。一方面,质量管理体系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用,甚至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作用并不明显,有些管理者还出现了“质量管理疲劳”,认为“质量管理体系也就那么回事”。另一方面,许多经过认证的企业苦于没有一种简约、系统、全面的主导管理体系为主干,将一些的管理理念、模式及方法串联融合起来,并体现在产品实现的过程中,因而在产品实现的过程中常常挂一漏万,只得针对出现的问题不断制定、修改各种制度、方法、措施。因此,企业在质量改进、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方面存在不少链接和融合的问题,使的理念、模式、方法不能实施。
面对这些现象,企业应建立全面的、具有相容性的主导管理体系,保证企业质量管理能够健康协调发展。实际上,任何组织在实际操作中都不可能在正常的生产运作之外单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以,如何将质量管理体系与日常生产管理融合在一起,使摆在组织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每个组织的管理模式、文化、素质、环境、产品、组织理事、组织成熟度及利益相关者的期望都有其相对特性,很难形成一种可以套用的固定公式,也不是外人可以代劳的。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不仅是一种质量管理、管理控制手段,还是一个能满足从采购到加工生产过程再到交付顾客及持续改进等一系列紧密相扣并在各环节受到监测、控制的管理体系,覆盖了生产运作的各个流程。因此,ISO9000质量体系不仅可以作为质量控制标准,更是一个可以贯通全部产品实现过程的主导管理体系。
把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导入企业使之成为主导管理体系,还必须由企业的高管理者统筹建立和实施。组织的高管理者应该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仅仅视为质量控制手段的认识,才能知道体系的导入及与各种管理方法、模式和文化的融合,这种改进对组织来说是全流程和的。
http://www.gzis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