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系列标准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1972年,在瑞典斯德戈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大会成立了一个立的会,即“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该会承担重新评估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调查任务,历时若干年,在考证大量素材后,于1987年出版了“我们共同未来”的报告,这篇报告引入了“持续发展”的概念,敦促工业界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这份报告一颁布即得到50多个的支持,他们联合呼吁召开世界性会议专题讨论和制定行动纲领。
从80年代起,美国和西欧一些公司为了响应持续发展的号召,减少污染,提高在公众中的形象以获得商品经营支持,开始建立各自的环境管理方式,这是环境管理体系的雏形。1985年荷兰率先提出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概念,1988年试行实施,1990年进入环境圆桌会议上讨论了环境审核问题。英国也在质量体系标准(BS5750)基础上,制定BS7750环境管理体系。英国的BS7750和欧盟的环境审核实施后,欧洲的许多国家纷纷开展认证活动,由第三方予以企业的环境绩效。这些实践活动奠定了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基础。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出席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文件。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全球谋求可持续发展分得时始了。各国、科学家和公众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改变工业污染控制的战略,从加强环境管理入手,建立污染预防(清洁生产)的新观念。通过企业的“自我决策、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方式,把环境管理融于企业全面管理之中。
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3年6月成立了ISO/TC3207环境管理技术会,正式开展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以规划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行为,支持全球的环境保护工作。

竭诚为广大企事业单位提供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认证、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18001)认证、电器产品性能认证及内审员培训。 ISO常识 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翻译成中文就是“国际化标准组织”。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ISO负责除电工、电子领域和、石油、船舶制造之外的很多重要领域的标准化活动。ISO现有117个成员,包括117个国家和地区。ISO的高权力机构是每年一次的“全体大会”,其日常办事机构是秘书处,设在瑞士日内瓦。秘书处现有170名职员,由。ISO的宗旨是“在世界上促进标准化及其相关活动的发展,以便于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在智力、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开展合作。”ISO通过它的2856个技术结构开展技术活动,其中技术会(简称SC)共611个,工作组(WG)2022个,特别工作组38个。中国于1978年加入ISO,在2008年10月的第31届国际化标准组织大会上,中国正式成为ISO的常任理事国。 许多人注意到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全名与缩写之间存在差异,为什么不是“IOS”呢?其实,“ISO”并不是首字母缩写,而是一个词,它来源于希腊语,意为“相等”,现在有一系列用它作前缀的词,诸如“isometric”(意为“尺寸相等”)、“isonomy”(意为“法律平等”)。从“相等”到“标准”,内涵上的联系使“ISO”成为组织的名称。
ÿÿÿ

绿色食品认证:定位大中城市和国际市场
对于我国的绿色食品来说,2004年是突破的一年,蕴育多年的绿色食品终于甩尽身上的“土气’和障碍,一举踏进周边多个国家的市场,并在我国农产品市场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绿色。11月中旬,“中国一东盟农业合作项目暨’2004亚太地区有机农业与绿色食品信息网研讨会’刚刚落幕,12月初又迎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绿色食品’2004上海博览会’和首届‘中国绿色食品发展论坛’。经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逐渐得到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认同,这对包括绿色食品认证在内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经过14年的发展,绿色食品工作已基本走上了健康、快速的发展道路,绿色食品认证成为拉开我国农产品和食品认证帷幕的认证模式。这期间,以绿色食品认证为开端的我国农产品和食品认证逐渐兴起。目前,我国真正从事绿色食品生产经营的企业有1400多家,其中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大型企业有300多家。我国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产品约有2800个。致力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增进消费者健康的绿色食品,其市场定位是国内大中城市和国际市场,以满足较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我国绿色食品认证的标准已整体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绿色食品强调产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产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对产品依法加施统一的标志。在此基础上,2004年1月,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管理办法,历时一年多的绿色食品认证和收费制度改革基本完成。通过改革,绿色食品认证审核时间缩短,企业认证成本大幅下降。目前,绿色食品认证和收费改革措施正在逐步到位并取得初步成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委托了38个分支管理机构、定点委托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机构56个、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检测机构9个,从而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绿色食品认证管理、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网络。
2004年,在绿色食品大幅度向国际市场扩张的过程中,绿色食品认证在国内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中也形成一定的总量规模。目前,黑龙江省已成为中国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迅猛,该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达到787个,占全国总量的17%,一直稳居全国各省之首。在这种形势的带动下,一些地区绿色食品企业生产的产品陆续出口到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我国的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相继在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注册。
绿色食品出口旺盛带动了绿色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也为农产品出口大开方便之门。来自农业部的资料显示,自2000年以来,我国绿色食品出口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出口规模从初每年2亿美元扩大到目前每年10亿美元以上,2004年出口额近15亿美元O 2004年上半年,我国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总数已达4710个,产品实物总量超过3200万吨,深加工产品占到四成以上。农业部正在进一步推动绿色食品朝国际化方向发展,推进与国际相关认证机构的合作,现正与欧盟。美国和韩国认证机构探讨合作事宜。

提供云南ISO9001认证/昆明ISO9001认证/曲靖ISO9001认证/昭通ISO9001认证/玉溪ISO9001认证/临沧ISO9001认证/普洱ISO9001认证/红河ISO9001认证/大理ISO9001认证/保山ISO9001认证/丽江ISO9001认证/迪庆ISO9001认证/香格里拉ISO9001认证/文山ISO9001认证/德宏ISO9001认证/楚雄ISO9001认证。
http://www.gziso.net